郑一诺聊私域(1):私域产品利润多少不会亏?

郑一诺 创业思考 2022-07-14 381 0

现在私域到底能不能赚钱?

私域啊,是个很大的话题,我准备多写几篇文章分享我对私域的理解。

对于私域经营,我算有点经营,巅峰期我有200多人的私域团队,团队主要人员是销售,还有负责变现的老师,下面这个照片是当时的合影。

iShot_2022-07-14_10.48.13.jpg

今天聊个很现实的话题:做私域产品利润多少才不会亏呢?

这个问题再往前一步:什么产品更适合做私域?

我觉得,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私域,私域并没有这么神奇,随便一个什么产品套上私域就能火?

错!

私域更加适合一些非标准化类产品,非日常类用品,比如你卖日用品,生活家居小东西,这类产品不是不能做私域,而是利润很薄,很难「养的起」私域的成本。

那么,如果我们没有粉丝,通过外网引流,比如付费广告,雇人发视频、雇人发文章,这种方式引流到私域,我们的产品利润在多少比较合适呢?

这个问题我从四个方面来分析。

第一、产品层面

产品是最重要的,因为产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私域项目的复购率,想长期+稳定的做私域赚钱,这个长期可能是「5年」「10年」那产品选择上一定不能「坑人」。

最早我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,经常听到「黑五类」产品,就是用一些成本极低的假冒伪劣产品,卖高价,害人害己,虽然利润很高,但最终产品是损人不利己的,做大了,终有一天会进去。

别觉得谁还会去做「黑五类」!

这类产品会源源不断的有人去做,因为很多人看到的是利润,看不到的是风险。

比如,上个月有个新闻,也是这类「黑五类」产品,山东那边的3个哥们,2021年成立公司,1年时间,利润过亿,家里都放了几千万的金条,产品是什么呢?

保健品!

成本都是5元10元的糖豆,卖多少?

至少是100倍的定价卖,5元成本卖500元,1000元。

虽然产品吃不死人,但却「坑人」最终呢?全公司进去了!

所以啊,产品一定不能坑人,要有效果,要舍得在这个环节花钱。

那产品成本占到营业额的多少合适呢?

我说一个自己的经验。

你选的产品,大概成本要占到营业额的:20%-50%比较合适。

我这里说的产品包括:1、产品成本,2、仓储成本,3、物流成本,这三样加起来的占比。

这个比例最高不要超过50%,为啥呢?

虽然我们要把产品质量做到最高,但如果产品层面的成本已经超过50%了,后面再加上其他成本,你很难有利润,到头来都是给员工打工,给供货商打工了,白忙一场。

为什么有个下限20%呢?

很简单!

我们做私域,最终不是希望客户只在我们这里买一次就再也不来了。

产品靠不靠谱是客户还来不来的关键。

什么叫靠谱?

要么你的产品是独一无二,你有,别人没有,客户没有选择,但我觉得做到这点很难。

第二点呢?

产品大家都有,但我愿意花钱把质量做的更好!

因为我深刻的理解「复购」才是利润的来源。

比如,100元的产品,给自己留一个下限,至少花20元在产品成本上,打造出真正好的产品,让客户反复循环购买,这才是正向循环,能把生意做的更久。

经常听到一句话,把一个产品卖给1000个人,不如把1000个产品卖给1个人。

这背后不就是我们经营私域的理念嘛?

做好产品质量,不要搞太差太垃圾的产品,舍得在产品层面投入成本,这样客户会源源不断的找你回购,长远看来,这是更具性价比的事情!

第二、推广层面

私域什么环节是最重要、最费钱的?

推广环节!

推广决定了有没有客户加到你的私域来,决定了项目的成败!

推广虽然分为不同平台,不同方式,但本质都是花钱,看投产比。

比如,我的私域一直是付费推广,通过各个渠道付费推广让客户加到私域来,然后转化成交。

我也遇到过不少老板,私域来源是通过短视频,看似没有花钱推广,其实时间和养的员工都是成本。

以我的经验,只要是免费的推广一定需要花时间,花精力,需要不断研究算法规则,需要不断靠数量对抗平台算法,所以很多公司的推广部门人很多,大部分都是重复性怼数量的工作。

而付费推广呢?

可能平台更加喜欢,因为所有的互联网平台本质都是广告平台,都是靠广告盈利,你如果一分钱不想花,又想从平台搞到流量,短期钻空子打时间差可以,但时间维度拉长,只有共赢,把钱分给平台才是最长久最稳定的推广方式。

还是说说郑一诺自己的例子。

我上个产品,从2015年跑到2020年,足足5年时间,我没有做任何免费流量,全是付费买流量,这期间我的各种同行又是雇人,又是玩新花样搞流量,而我呢?

从来没变过,就是那几个渠道花钱买流量,非常稳定,在推广上很少折腾,大部分精力反而放在转化和管理上了。

回到主题,在推广层面,费用占比多少比较合适呢?

我的经验是30%~40%。

如果遇到红利期、风口,新的流量渠道刚刚冒头,你就第一个冲进去了,那可能成本更低,比如18年的抖音。

大部分情况下,推广的成本占比30%是比较合适的,如果再高,比如达到50%,那就是给平台打工了。

我们算比账。

假设我干了100万业绩,产品成本占30%既30万,推广占50%既50万,还剩20%既20万的空间,团队和办公场地这些也需要钱,可能最终到自己口袋的钱就没剩多少了。

继续深入算一下投产比。

如果产品成本按极端情况来算,占到了50%,推广也是50%,也就是投50万,回100万,投产比1:2的情况下,结论是:亏钱!

如果产品成本30%,推广成本30%,投30万,回100万,投产比1:3左右,结论:赚钱!

所以,推广这个层面,最终投入占比多少还是根据产品来定,如果产品成本很低,那推广费用可以适当提高,如果成本很高了,那推广必须控制,老板的最终目的是赚钱,不是单纯做公益去了。

第三:运营层面

运营指的是什么?

场地费,员工工资,五险一金,税务,公司日常乱七八糟的开销。

这些费用加起来,都是团队运营过程中必要的开支。

税务和五险一金,刚开始有些老板可能没有这两项,但随着体量做大,这两项开支是必须要有的,否则风险太高。

那这些费用合起来占比多少合适?

我之前的团队占比在12%~15%左右,因为我给员工开的工资都稍微高一点。

正常来讲,10%左右的占比都是比较合理的。

如果是刚开始几个人合伙人一起干,不要员工,场地就是租的单元房,那这个成本会很低。

团队小的时候,运营费用占比很少,一旦有一定规模之后,这个比例需要控制,太高了就是给员工打工,太低了员工留不住,所以正常均值在10%左右比较合理。

第四:利润层面

说完前面的,剩下的就是老板们最终分的利润了。

不同行业的利润率不同,比如今年开始,私域也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,利润率能保持在20%左右就很不错了。

如果是薄利的行业,比如你的行业竞争很激烈,需要更多的推广,更多的运营,那这个利润可能更低,5%也是正常。

总结一下。

其实这篇文章,我给大家了一个思考框架,是我自己思考产品能不能做的框架。

以后你看一个产品能不能做,可以从这四个维度去算一下。

产品多少钱能拿到?

准备卖多少钱?

推广占比多少?

套到我这个框架里计算一下,大概能判断出这个产品能不能跑私域,能不能长期干下去。

有时候啊,盲目的瞎干还不如躺平不干,选择永远是第一生产力,选择不对努力白费,选择差不多的方向,再去干这样才高效。

有句话这么调侃的:要往能出水的地方猛干!

关注我,我是郑一诺,我们下篇内容见。


评论